金灿荣最近在讲课视频里抛出一个爆炸观点:俄罗斯精英圈普遍认为,远东780万平方公里土地未来会“回归中国”,连外蒙古问题也会一并解决。他反复强调“这不是中国的主观意愿”,而是市场经济规律下的人口流动必然——目前远东年轻人正以每年10万的速度流向莫斯科或中国边境,20年后当地可能只剩200万老人。 这种大胆预测迅速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评论区有人调侃“金政委不怕司马南的‘格杀勿论’警告吗? ”
金灿荣、司马南和张维为被网友戏称为“观察者网三大国师”,虽然同属一家MCN机构包装,但风格差异显著。 金灿荣以“嘿嘿笑”和“双赢就是中国赢两次”等口号著称,擅长用通俗比喻解构国际关系;司马南则走激进路线,曾公开否定民营经济贡献、嘲讽企业家,甚至宣称“影响中俄关系者格杀勿论”;张维为则维持着“海派学者”的精致形象,创造“清场式遥遥领先”“文明型国家”等概念,说话慢条斯理却常被质疑偷换概念。 三人尽管立场趋同,但金灿荣的“远东回归论”与司马南的绝对亲俄主张已出现明显裂痕。
这些意见领袖的拥趸群体呈现高度圈层化特征。 司马南的粉丝多聚集在强调“爱国纯度”的社群,他们曾积极转发其“重庆心歌”等战斗檄文;张维为的受众更倾向知识阶层,对他用英语演讲的“中国模式自信”深感共鸣;金灿荣则凭借对国际局势的戏剧化解读,吸引大量中年男性受众,其“美国崩溃论”视频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常破百万。 值得注意的是,三人粉丝中存在一批“跨界追随者”,他们能同时接受司马南的激烈批判与张维为的温和叙事,这种矛盾性恰恰映射出当前舆论场的复杂性。
舆论赛道拥挤的核心症结在于流量黑产泛滥。汽车行业数据显示,仅2024至2025年间涉及“网络水军”的讨论就超21万条,有组织抹黑形成完整产业链:部分自媒体捏造“蔚来破产”谣言实施敲诈;水军账号用侮辱性语言网暴iCAR车主;更隐蔽的“关键意见消费者”接受企业付费,以消费者口吻批量发布攻击竞品的内容。 AI技术更让黑公关如虎添翼,某车企发现热搜评论区近半账号由机器人操控,这些AI水军能自动生成话术模板,24小时不间断带节奏。
当传统赛道陷入恶性竞争,头部IP开始探索新变现路径。 李子柒停更三年后回归的首条非遗漆器视频,5小时播放量破亿,证明优质内容仍具穿透力;但更多博主选择“黑红路线”,如抖音博主“小牛说车”因持续辱骂蔚来汽车获流量暴涨,最终被判赔60万元。 这种畸形生态催生灰色交易:有自媒体靠车企“保护费”年入千万,而平台因数据利益默许虚假流量,形成“投诉无门-黑产猖獗”的恶性循环。
若金灿荣们转型直播带货,其粉丝转化率将面临严峻考验。 司马南曾因偷税被罚千万,公众对其诚信度存疑;张维为被追问“如何获得瑞士永居”时回避态度损伤公信力;金灿荣儿子在美国举办奢华婚礼与其反美人设形成的反差,都可能瓦解核心粉丝的信任。 相较之下,李子柒能维系顶流地位,关键在于视频中一以贯之的匠人精神——她拍摄大漆工艺视频耗时四年,这种“长期主义”与当前充斥速成爆款的舆论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舆论暗战已从企业层面升级至公共领域。 某保险公司被曝利用客户隐私营销,却甩锅员工担责;文和友创始人为博流量在直播间抢镜翻车;甚至胡锡进都因不堪网暴发文吐槽,反被批“煽动阶级斗争”。这些事件折射出更深层矛盾:当社会焦虑与权利意识同步膨胀,网络空间沦为情绪宣泄池,标题党、人肉搜索等乱象吞噬理性讨论空间。 有学者尖锐指出,十亿网民中活跃发声者实属少数,但他们的极端言论经算法放大后,竟被误读为社会主流民意。
中国十大杠杆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