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政坛风云变幻,泰国美女前总理佩通坦的政治生涯也因此急转直下,同时,多位新总理候选人的身影开始在这动荡的局势中逐渐浮现。
导火线就是录音门事件,在与洪森的对话之中,她叫对方“叔叔”,还把泰国的司令称之为疯子,称疯子加剧了边境的紧张局势。没料被录音曝光了,引发泰国政治地震。
泰国的政治体制有着其特殊之处,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并且军队不归内阁日常指挥,这使得军界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着“政治裁判”的地位。佩通坦在通话中对军方要员的负面评价,无疑是触动了泰国政治生态中的敏感神经,引发了军方的强烈不满。很快,36名参议员迅速提请宪法法院,要求调查佩通坦是否违反宪法与政治道德标准。7月1日,泰国宪法法院迅速受理了这一请愿书,并当即做出决定,暂停佩通坦行使总理职权。
8月21日,佩通坦本人出庭,直面宪法法院的质询。在法庭上,她努力为自己辩护,按照法院的要求,在8月25日前提交了最后的陈词,试图挽回局面。然而,8月29日,泰国宪法法院还是做出了最终裁决,九名大法官中,有六名投下赞成票,认定佩通坦在“录音门”事件中的做法违反宪法相关规定,即日起解除其总理职务。这一裁决,让她失去了总理职位,也中断了她的政治生涯。
展开剩余78%早在2021年,佩通坦就开始担任为泰党的政治顾问,告别商界,开始走上政坛之路。靠着家族资源的支持,佩通坦在泰国政坛迅速崭露头角。2023年大选,在怀孕的情况之下,她依然去给为泰党候选人去拉票,她的努力与付出,使得为泰党队伍迅速壮大,人数从800万一度增至1400万。2023年10月,佩通坦成功当选为泰党新一届党首,成为这个党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女党首。去年8月的下议院选举,她成功获得了一半以上的选票,成为了泰国总理,刷新了泰国总理的年龄纪录。然后“录音门”事件的爆发,便如同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情地斩断了她的政治上升之路。
随着佩通坦的黯然离场,泰国政坛陷入了新一轮的权力角逐之中,新总理的人选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几位候选人脱颖而出,各自展现出独特的竞争力。
为泰党方面,有意提名77岁的猜格森为新总理候选人。猜格森在泰国政坛可谓资历深厚,他曾担任过泰国总检察长,还在2013年出任英拉政府的司法部长,拥有丰富的法律和政治经验。其履历最大的特点便是“稳”与“守规矩”。
所以该党显然就是为了安抚国内民众以及国际社会对泰国政治稳定性的担忧。然而,为泰党在议会中的多数席位并不稳固,虽然拥有提名权,但要让猜格森成功当选总理,还需要获得其他政党和关键势力的支持,这无疑充满了挑战。
看守内阁方面,普坦以代理总理兼内政部长的身份,努力稳住局面。普坦此前担任过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后调任内政部,一直深受他信的信任。在佩通坦被解除职务后,他肩负起维持政府基本运转的重任。从政策延续性的角度来看,普坦是一个较为合适的总理人选。然而,由于他与为泰党关系密切,在军方和保守派眼中,他缺乏足够的“中立性”,这也为他角逐总理之位增添了不少阻碍。
而自豪泰党的阿努廷,则在这场权力角逐中展现出了“黑马”的潜质。据悉,阿努廷背后还有军方关系的支撑,在泰国复杂的议会政治环境中,这种“会变通”的能力以及军方背景,使他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市场眼中有望迅速解决泰国政治不确定性、恢复资金与秩序正常的有力人选。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便是曾经的泰国总理巴育。尽管他已逐渐淡出政坛,但在保守势力中,依然拥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倘若泰国局势进一步恶化,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不排除会有呼声希望巴育再次“出山”,稳定局势。不过,目前并没有公开信息表明巴育会参与这次总理角逐,一切都还只是未知数。
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党成为了影响新总理人选的重要力量。人民党在议会中席位最多,拥有掌控议会节奏的能力。然而,他们却选择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即不加入新政府,而是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才投票支持新总理。这些条件包括:新总理宣读施政方针后的四个月内,必须解散国会重新大选;推进宪法公投,成立由选举产生的制宪会议来起草新宪法,且不能晚于下次大选投票日;人民党继续担任反对党,不派部长进入内阁。人民党的这一系列操作,实际上是在追求一种“遥控执政”的模式,他们希望在不承担执政风险的前提下,牢牢掌握话语权,推动泰国的制度改革。
在泰国的政治体系中,军方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直十分微妙。军方拥有较高的地位和强大的影响力,其立场在很多政治决策中都起着决定性作用。佩通坦在通话中对军方要员的批评,被视为对军方权威的挑战,这也是她最终被宪法法院裁决违宪的重要原因之一。宪法法院在裁决书中明确指出,佩通坦的行为“损害国家声誉”“有外部干预风险”“让公众失去信任”,这实际上是在为泰国的政治行为划出一条清晰的红线,即总理在处理外交事务时,必须充分考虑国家安全以及国内各方势力的平衡,绝不能以牺牲国家利益和内部稳定为代价。
对于中国而言,泰国的政治变动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佩通坦被解除职务的第二天,中国外交部做出了回应,也就两句话,一是说这是泰国的内政,二是希望泰国社会宝成稳定和发展。这短短两句话,充分展现了中国成熟、稳健的外交立场。第一句坚守了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主权底线,尊重泰国人民自主选择政治道路的权利;第二句则点明了地区共同的需求,即稳定与发展。泰国作为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无论是在经贸往来、旅游合作还是人员交流等方面,都与中国有着紧密的联系。泰国的稳定与发展,不仅符合泰国自身的利益,也有利于整个地区的繁荣与安宁。在东南亚地区,各国政治局势复杂多变,中国始终秉持着客观、中立的态度,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与各国的友好合作,这种外交智慧为中国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与信任。
如今,佩通坦已然成为过去式,泰国政坛正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猜格森、普坦、阿努廷等候选人在这场权力角逐中各显神通,人民党则凭借其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试图左右新总理的人选以及未来泰国的政治走向。泰国新政府面临的挑战可谓艰巨,不仅要修复因政治动荡而受损的军政信任,还要妥善处理泰柬边境冲突的后续问题,稳定国内经济,恢复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在这个关键时刻,泰国需要一位有能力、有魄力的领导人,能够团结各方力量,带领国家走出困境,迈向稳定与发展的新征程。而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泰国政治局势的未来走向,无疑将继续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发布于:湖北省中国十大杠杆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